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于3月5日上午开幕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有哪些内容和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相关?
一、2015年工作回顾
1.扩大有效投资,设立专项基金,加强水利、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、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。
2.深入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。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,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,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。
3.营改增稳步实施,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。
4.继续推动东、中、西、东北地区"四大板块"协调发展,重点推进"一带一路"建设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"三大战略"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。
5.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,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,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,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。
二、"十三五"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
6.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,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,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,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。
7.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,以"三大战略"为引领,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,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。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。
8.完善住房保障体系,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。
三、2016年重点工作
9.全面实施营改增,从5月1日起,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、房地产业、金融业、生活服务业,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,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。
10.壮大网络信息、智能家居、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;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;加强旅游交通、景区景点、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。
11.今年要启动一批"十三五"规划重大项目。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、公路投资1.65万亿元,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,建设水电核电、特高压输电、智能电网、油气管网、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。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。
12.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放宽城镇落户条件,建立健全“人地钱”挂钩政策。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。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,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。
13.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,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。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、信贷政策,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,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。
14.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。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、权威性、公开性,促进多规合一。
15.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。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,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,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。打造智慧城市,改善人居环境,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、更省心、更舒心。
16.优化区域发展格局。深入推进"一带一路"建设,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,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。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"十三五"规划,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,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,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、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。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。支持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贫困地区发展。
17.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,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、通客车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。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。
18.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。
19.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,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。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,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。开展全民节能、节水行动,推进垃圾分类处理,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,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。
以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希望。从内容来看,“十三五”时期,推进新型城镇化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棚户区改造依然是整体工作的中心,而城市规划、综合管廊、绿色建筑、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,值得行业关注与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