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断扩展的疲劳裂纹 长期超载、塔身标准节配置错误; 特殊位置应力集中(格构柱钢平台); 高强螺栓松动;外力非正常作用; 日常检查不到位(无检查条件、项目自有设备)。 ● 不断扩展的疲劳裂纹引起事故 (1)2012年5月4日杭州滨江塔机倒塌事故 事故情况: 一台杭州某厂生产的QTZ63塔机直接安装于格构柱钢平台上,该型塔机塔身出厂时未配有加强节。该机安装后约运转8个月,塔身根部二根主弦杆先后断裂,塔机倒塌。事后检查,标准节二主弦杆有明显陈旧裂纹,主弦杆中存有大量的锈水,力矩限制器被绑扎失效。 1、老旧塔机,无加强节,标准节连接套焊于方管的转角处,该转角处通常有硬化和减薄现象。 2、标准节直接安装于格构柱上,刚度差别悬殊,此处应力集中现象严重。日常疏于检查,该处位置不便进行日常检查。 3、主弦杆内存有锈水,对内壁造成腐蚀,壁厚减小。 4、标准节主肢联接套处母材出现横向早期裂纹 此裂纹的塔机还在使用中,说明出现初始裂纹到扩展到近一半,尚有较长一段时间,只要平时认真检查,因裂纹原因倒塔完全可以避免。 2011年8月温州某中学塔机倒塌事故 事故情况: 一台QTZ80A塔机,安装时,把该厂生产的QTZ63普通标准节当作 QTZ80A的加强标准节装于相应位置,安装检验时未能提出。该机在空载工作时,塔机倒塌,事后检查,先断的标准节二主弦杆有大面积陈旧裂纹,其中一根事故前已全部断开。 1、 QTZ63普通标准节当作 QTZ80A的加强标准节装于第二节,塔身从地下室顶板钢筋网中穿出,钢筋网较密直径较大,且紧贴塔身,使该处成为塔身的危险截面。 2、日常疏于检查。 2012年4月19日温州某工程塔机倒塌事故 事故情况: 一台QTZ80塔机,在吊运盘圆钢筋时从下而上第一节加强节Ⅱ二根主弦杆先后断裂,塔机倒塌。事后检查,先断的二主弦杆约有60%陈旧裂纹。事故时严重超载。 1、 断裂位于加强节Ⅰ和加强节Ⅱ过渡变截面处,日常疏于检查,未能发现明显的裂缝 。 2、检查发现力矩限制器人为绑扎失效,事故时超载达到43.5%,从钢筋堆放和制作场地与塔机的距离分析,该机长期超载。 3、个别高强螺栓严重松动,根部几节螺栓长期不经拆卸保养。塔身传力机理改变,局部过载加剧裂缝的形成。 2014年5月17日浙南某工程塔机倒塌事故 事故现场,两塔机相距100米,钢筋卸料处和加工处距塔机中心50米。 母材横向裂纹 联接套处母材横向裂纹 第一节贯穿性裂纹 事故概况: 一台2013年出厂的塔机在吊运钢筋时倒塌。事故前塔身共17节标准节,在六节半处第一道附墙,断裂位置位于附墙上一节标准节下口,事故后发现该塔身特定位置有大量裂纹。 1、塔机长期超载使用; 2、日常缺少塔身主要部位的检查。如 2014年1月杭州滨江某工程塔机倒塌事故 事故原因: 一台2008年5月出厂的QTZ63塔机在吊运废木模板时的倒塌。安装高度40.1m,钢格构柱钢平台基础。 1、过渡节联接螺栓套与主肢间存在陈旧性裂纹,日常疏于检查。 2、塔机使维护保养不当,连接螺栓多处松动,产生冲击载荷,同时使应力幅增大,加速疲劳裂纹产生。 3、过渡节使用年限已超过5年,不宜直接装在钢平台上,且联接螺栓易松动。
倒塔后标准节主弦杆断口,位于附墙位置处。
司机室支撑机构严重锈蚀,从高空 司机侧和对侧平台结构一样,司机室侧严重锈蚀,对侧尚好,小便腐蚀,日常缺少检查。
1、日常定期检查主要受力部位的外观情况,要了解易发生裂纹的相关部位。如独立式塔身的根部、不同标准节连接处、附墙后最上一道附墙杆处标准节、塔帽、回转下支座和钢平台标准节联接处。 2、重点关注钢筋卸料场加工场距塔机中心较远的塔机、背向起重臂工作区域的塔身主肢。 3、了解裂纹出现的位置,一般均在标准节下口从联接套上端面水平方向在母材上出现裂纹。 4、一组螺栓一紧一松,对引发裂纹的危害特别大,应定期拧紧塔身螺栓。司机应关注塔机摇晃度的变化。 5、特别重视项目管理者自有设备的使用。 6、标准节结合面有污水流出大多有螺栓松动情况 7、正确检查螺栓松紧情况的方法:平衡重压在主肢上试拧。 8、高强螺栓长期不折装保养 的危害与螺栓松动相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