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读】建筑九大员 施工员考试考点: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特点及适用范围 砂井堆载预压的特点是:可加速饱和软粘土的排水固结,使沉降及早完成和稳定(下沉速度可加快2.0~2.5倍),同时可大大提高...
建筑九大员施工员考点:硅化注浆地基施工工艺方法要点
(1)施工前,应先在现场进行灌浆试验,确定各项技术参数。
(2)灌注溶液的钢管可采用内径为20~50mm,壁厚大于5mm的无缝钢管。它由管尖、有孔管、无孔接长管及管头等组成。管尖作成25°~30°圆锥体,尾部带有丝扣与有孔管连接;有孔管长一般为0.4~1.0m,每米长度内有60~80个直径为1~3mm向外扩大成喇叭形的孔眼,分4排交错排列;无孔接长管一般长1.5~2.0m,两端有丝扣。电极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的钢筋或直径33mm钢管。通过不加固土层的注浆管和电极表面,须涂沥青绝缘,以防电流的损耗和作防腐。灌浆管网系统包括输送溶液和输送压缩空气的软管、泵、软管与注浆管的连接部分、阀等,其规格应能适应灌筑溶液所采用的压力。泵或空气压缩设备应能以0.2~0.6MPa的压力,向每个灌浆管供应1~5L/min的溶液压入土中,灌浆管的平面布置和土的每层加固厚度如图7-28。灌浆管间距为1.73R,各行间距为1.5R(R为一根灌浆管的加固半径,其数值见表7-27);电极沿每行注液管设置,间距与灌浆管相同。土的加固可分层进行,砂类土每一加固层的厚度为灌浆管有孔部分的长度加0.5R,湿陷性黄土及粘土类土按试验确定。
图7-28 压力硅化注浆管排列及构造
(a)灌浆管构造;(b)灌浆的排列与分层加固
1-单液灌浆管;2-双液灌浆管;3-第一种溶液;4-第二种溶液;5-硅化加固区
土的压力硅化加固半径 表7-27
(3)灌浆管的设置,借打入法或钻孔法(振动打拔管机、振动钻或三角架穿心锤)沉入土中,保持垂直和距离正确,管子四周孔隙用土填塞夯实。电极可用打入法或先钻孔2~3m再打入。
(4)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,以防溶液上冒,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。
(5)灌注溶液的压力一般在0.2~0.4MPa(始)和0.8~1.0MPa(终)范围内,采用电动硅化法时,不超过0.3MPa(表压)。
(6)土的加固程序,一般自上而下进行,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,则应自下而上进行。如相邻土层的土质不同时,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。灌注溶液次序,根据地下水的流速而定,当地下水流速在1m/d时,向每个加固层自上而下的灌注水玻璃,然后再自下而上的灌注氯化钙溶液,每层厚0.6~1.0m;当地下水流速为1~3m/d时,轮流将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均匀地注入每个加固层中;当地下水流速大于3m/d时,应同时将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注入,以减低地下水流速,然后再轮流将两种溶液注入每个加固层。采用双液硅化法灌注,先由单数排的灌浆管压入,然后从双数排的灌浆管压入;采用单液硅化法时,溶液应逐排灌注。灌注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表7-28规定。溶液灌注速度宜按表7-29的范围进行。
向注液管中灌注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的间隔时间 表7-28
注:当加固土的厚度大于5m,且地下水流速小于1m/d,为避免超过上述间隔时间.可将加固的整体沿竖向分成几段进行。
土的渗透系数和灌注速度 表7-29
(7)灌浆溶液的总用量Q(L)可按下式确定:
Q≈K·V·n·1000 (7-10)
式中 v——硅化土的体积(m3);
n——土的孔隙率;
K——经验系数:对淤泥、粘性土、细砂,K=0.3~0.5;中砂、粗砂,K=0.5~0.7;砾砂,K=0.7~1.0;湿陷性黄土,K=0.5~0.8。
采用双液硅化时,两种溶液用量应相等。
(8)电动硅化系在灌注溶液的时候,同时通入直流电,电压梯度采用0.50~0.75V/cm。电源可由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焊机供给。灌注溶液与通电工作要连续进行,通电时间最长不超过36h。为了提高加固的均匀性,可采取每隔一定时间后,变换电极改变电流方向的办法。加固地区的地表水,应注意疏干。
(9)加气硅化工艺与压力单液硅化法基本相同,只在灌浆前先通过灌浆管加气,然后灌浆,再加一次气,即告完成。
(10)土的硅化完毕,用桩架或三角架借倒链或绞磨将管子和电极拔出,遗留孔洞用1:5水泥砂浆或粘土填实。
【讨论专区】
网站导航: